华夏文明之光——中国古今印刷术发展史
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
同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促进工具
对文化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
一起来看看印刷术的发展历程吧~
最早起源
最早的印刷文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700年的菲斯托斯圆盘,甚至都已经使用了单个字模。从技术上说,印刷和印章如出一辙,雕版可以看作是放大的印章。
雕版印刷大量采用是在唐朝,最开始是用于大量复制佛像和经书。敦煌莫高窟发现的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印刷书。
颠峰时期
古代印刷术在宋朝达到巅峰,印刷的质量和数量都达到很高水平。线装书实现了书的标准化,传统手写楷书被刀刻方角的宋体字代替,有大量识字的刻工书写上版。唐宋之后文献散佚大量减少,可以归功于印刷术的发展。
但无论雕版印刷还是活字印刷,成本在古代中国都是及其昂贵的。中国有及其低廉的人工成本,也限制了印刷术的发展。
明清时期
明清时代,抄书的从业者远比印书的多,大多数书还是靠着抄本留存。四库全书用4000名写手抄了七部,永乐大典用2000名写手抄了三部。
对大多数穷书生来说,读书就是抄书。比如明朝宋濂年轻时就靠着借书,迅速抄完再换回去。古本的书更罕见,有的世家子弟考上进士前都看不到史记汉书。
印刷的书都是销量极高才能收回成本的,大多数是历书、蒙书和科考书。顾炎武就说,市面上流传的印书,不过四书五经,通鉴、性理之类。活字印刷术的主要应用还是印刷家谱。
到近现代
近现代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是一系列技术的进步:造纸、冶金、油墨等。字母文字相比汉字数量极少,使得活字印刷术在欧洲能迅速推广。
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,印刷技术不断地采用电子技术、激光技术、信息科学以及高分子化学等新兴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果,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。
70年代,感光树脂凸版、PS版的普及,使印刷迈入了向多色高速方向发展的途径。
80年代,电子分色扫描机和整页拼版系统的应用,使彩色图像的复制达到了数据化、规范化,而汉字信息处理睡激光照排工艺的不断完善,使文字排版技术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。
90年代,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推出,表明计算机全面进入印刷领域。总之,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,印刷技术也迅速的改变着面貌。